首页 论坛 嵌入式软件专区 ARM/单片机 高性能模数转换器如何具有很多电源连接而仅有少量接地?

发帖 回复

[转载] 高性能模数转换器如何具有很多电源连接而仅有少量接地?
310 查看
2 回复
 楼主 | 发布于 2019-02-27 | 只看楼主
分享到:

问题:

高性能模数转换器如何具有很多电源连接而仅有少量接地?

RAQ: Issue 112

答案:

具有裸露芯片焊盘的引脚架构芯片级封装(LFCSP)和四方扁平封装(QFP)提供了一种将热量从元件传递到印刷电路板(PCB)、从而降低热阻的有效解决方案。 芯片焊盘的底部是裸露而不是封装的,应作为集成式散热器焊接到PCB上。 推荐的PCB设计包含一个用于裸露焊盘的焊盘。 该焊盘应包括连接到PCB上的多个接地层的通孔阵列,从而为热能提供低热阻路径。

裸露焊盘允许在封装内使用打地线,从而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和优势。 这些焊线从芯片上的接地垫直接连到芯片焊盘,而不是某一个封装引脚。 外部连接接地层的裸露焊盘还构成一个低阻抗的电气路径。 有经验的设计人员都知道,高性能IC通常在相邻引脚上有电源连接和接地连接,以形成紧密耦合的低电感环路,用于传导接地回路电流。 电源和接地电流的相反极性产生的互感可以降低阻抗。 在混合信号设计中,电源和接地连接上的瞬态电流是由数字电路开关、I/O活动、模拟信号摆幅产生的。 这些瞬态会在电源上产生噪声,或耦合至器件内的敏感节点,从而降低模拟电路的性能。 打地线常用于构建紧密耦合的电流环路,无需额外的封装引脚。 空闲出来的引脚可以用于其他信号、功能和电源连接。

这些内部打地线通常缺少资料,导致用户对ADC或DAC如何实现高性能且无需相同数量的电源和接地连接感到迷惑。 某些情况下,器件可能没有任何接地引脚,因而完全依赖外部焊盘提供所有接地连接。

(0 ) (0 )
回复 举报

楼主 | 回复于 2019-02-27 沙发

自己支持下!
(0 )
评论 (0) 举报

回复于 2019-03-19 2#

支持下,谢谢分享!
(0 )
评论 (0) 举报
  • 发表回复
    0/3000





    举报

    请选择举报类别

    • 广告垃圾
    • 违规内容
    • 恶意灌水
    • 重复发帖

    全部板块

    返回顶部